正在加载数据... 用户登录 尚未注册 {username} 退出登录 加入收藏 全文检索
  • 网站首页

  • |
  • 管理频道

    • 学校概况

    • 特色建设

    • 条线工作

    • 校园动态

    • 校务公开

  • |
  • 教师频道

    • 教师文集

    • 校本培训

    • 教师之家

    • 名师档案

  • |
  • 学生频道

    • 学生作品

    • 欢乐学堂

    • 轻松一刻

    • 光荣旗手

  • |
  • 家长频道

    • 专家教育

    • 家教心得

    • 名人教子

    • 健康教育

  • |
  • 学科组

    • 语文组

    • 数学组

    • 英语组

    • 物理组

    • 化学组

    • 生物组

    • 政治组

    • 历史组

    • 地理组

    • 音乐组

    • 体育组

    • 美术组

    • 信息技术组

    • 综合实践组

  • |
  • 资源中心

    • 常用软件

    • 学校图库

    • 书画展

    • 电子校报

  • |
  • 网站专题

    • 教育督导专题网站

    • 2015素质教育综合督导

    • 2010综合督导专题

    • 书香校园

    • 教育技术装备督导专题

    • 信息化应用评估专题

    • 60周年校庆专题

    • 文明校园创建专题

  • |
  • 教育督导

  • |
  • 点播频道

    • 校园活动

    • 教育影片

    • 讲座培训

    • 安全教育

    • 校园监控

    • 校园直播

  • |
  • 校园监控

通知公告

  • 违规办学问题专项督查公告[10-16]
  • 利港中学2018年初一新生分班名单[08-21]
  • 关于对学校章程征求意见采纳情况的公示[05-24]
  • 关于征求对学校章程(讨论稿)意见的通知[05-22]
  • 关于江阴教育网站启用新域名的通知[09-04]
当前日期: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管理频道>条线工作>教务处>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关于做好2017年无锡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实施工作的通知

文章来源:江阴市教师发展中心 作者:江阴市教师发展中心 发布时间:2017年05月05日 点击数: 次 字号:【小】 【大】

关于做好2017年无锡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

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实施工作的通知

 

为做好我市2017年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实施工作,根据无锡市教育局下发的《关于印发<无锡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锡教师〔2015〕32号)(详见附件1)、江阴市教育局下发的《关于印发<江阴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澄教发〔2016〕58号)(详见附件2)文件精神,2017年我市将启动初中、高中、职业类学校教师的能力提升工程培训工作。现将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培训对象

1、全市初中、高中、部分职业学校、直属事业单位教师;

2、因故未参加2016年培训的小学、幼儿园老师;

3、2014年1月以后参加过“英特尔未来教育”、“中国移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中小学校长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培训”、“电教骨干教师培训”以及2014-2016年省级培训通知中确定的能力提升工程创新实验区组织开展的试点培训、微课制作等,且达到50学时要求的,视作已经完成能力提升工程专项培训。未满50学时的,需继续参加培训,补足至50学时。

二、培训安排

4月 准备阶段:组织报名,区级管理员培训;

5月-8月 能力水平前测与网上学习;

5月-11月 线下研修与实践操作,能力提升测评与成果提交;

12月考核结业,项目总结。

三、目标任务

依据教育部颁发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培训课程标准和能力测评指南,对全市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开展不少于50学时的专项培训,其中网络学习30学时、校本研修10学时、成果提交10学时,其中网络学习和成果提交两个模块的学习在无锡市教师培训平台中完成,校本研修模块由各校组织全体教师围绕提升工程领导小组制定的专题列表,在本校开展活动并上交资料。通过培训,帮助教师掌握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能力,发展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的能力,具备主动运用信息技术实现专业自主发展的能力。建立教师主动应用机制,创设良好应用环境,推动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工作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四、培训模式

培训分为网络学习、校本研修和成果提交三个部分。采取线上学习与线下交流结合、网络研修与面授培训结合、培训测评(培训前测评)与发展性测评(培训后测评)结合的混合培训模式。利用无锡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进行全员注册,结合“无锡市教师培训平台” 开展在线培训,创建集培训、研修、测评、管理、资源共享功能为一体的网络研修社区。其中网络学习和成果提交模块在无锡市教师培训平台中进行,校本研修模块由各校按通知要求自行组织开展并上交资料。

五、工作安排

(一) 开展培训。做好项目实施前的准备(2017年4月~5月)

各学校确定一名教师作为“提升工程”校级管理员,参加市级培训,并组织开展校级培训。

(二)组织学习。完成远程网络学习任务(2017年5月~8月)

学员登录能力提升工程专题网站激活学习账号,参加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前测。根据平台前测诊断结果,自主选择网络远程培训课程,于2017年8月31日前完成线上30学时的学习。网址:http://learn.wxjy.com.cn/itup。

(三) 校本研修。开展线下研修和实践操作(2017年5月~10月)

各学校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自行组织开展不少于3次信息技术操作技能或实践应用培训学习活动。要求每一位教师围绕学校开展的培训活动主题,撰写一篇信息技术融合应用的相关论文。各校管理员对本校开展校本研修活动的资料进行整理,将教师论文、学校校本研修活动安排计划、相关照片(每次培训活动至少两张照片)等材料按《附件3:校本研修情况材料汇总》要求整理好,并将压缩文件改名为“**学校校本研修情况材料汇总”,于10月31日前通过公文流转发送至“教育技术室万增林”。项目办公室将组织专家进行检查、考核,考核合格的教师将在江苏省教师管理平台中计入10学时。

(四)物化成果。完成培训后测和成果提交(2017年5月~11月)

在完成网络学习和校本研修任务后,各校教师需于2017年11月30日前登录能力提升工程专题网站参加能力提升测评,并在平台中提交研修成果,共计10学时。能力提升工程领导小组将组织专家对教师上传的成果资料进行打分、考核,对出现的典型问题及时进行反馈,做好查漏补缺工作。

(五)考核评价。完成合格学员学时认定(2017年11月~12月)

各校应积极组织培训活动的自查工作,督促未及时完成培训任务的教师尽快完成三个模块的培训工作。我市的提升工程领导小组将对各校教师的学习情况、上传的资料进行检查,对检查不合格的学校进行通报反馈。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三个模块50学时培训任务的教师,由市项目办公室汇总后统一导入江苏教师培训管理平台计入学时,学员登录省平台查询和自主打印证书(网址:http://www.jste.net.cn)。

六、注意事项

(一)如何免培训认定

2014年1月以后部分教师参加过指定项目培训且达到50学时,则视同完成了本次能力提升工程培训,即不用参加本次培训;或未满50学时,则需要参加能力提升工程专项培训,补足至50学时。教师是否符合免培训条件,不需要作任何操作,登录到学习网站后台就可以查看到。

(二)如何修改培训人员名单

本次网络学习和成果提交模块是在无锡市教师培训平台中进行,平台用户是从江苏省教师管理平台中导入的,若各校发现教师信息不正确或有遗漏,请先在省教师管理平台中进行修改,然后再将需调整的教师信息(学校、姓名、身份证号、联系电话)汇总后通过公文流转发送给培训管理室程勇。

七、学习流程

详见《附件4:能力提升工程学员手册》

八、联系人

教育技术室:万增林 86881510-8008

培训管理室:程勇 86886529-8008

 

附件1:关于印发<无锡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锡教师〔2015〕32号)

附件2:关于印发<江阴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澄教发〔2016〕58号)

附件3:校本研修情况材料汇总

附件4:能力提升工程学员手册

 

江阴市教师发展中心

2017年4月14日

相关附件:

1、能力提升工程学员手册

2、关于印发《江阴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澄教发【2016】58号)

 

录入:张建锋 编辑:张建锋
分享按钮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
上一篇:关于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组织五年制大专专业面试的通知[ 03-23 ]
下一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宣传资料[ 05-11 ]
网站首页 - 学校简介 - 联系方式 - 在线咨询 - 网站专题 - 资源中心 - 利中博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江阴市利港中学信息中心    Copyright © 2017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利港街道延安路189号

电话:0510-86092900    传真:0510-86092900-8308    邮编:214444

苏ICP备05013651号   苏公网安备 32028102000646号